iwanto
发表于 2013-12-4 15:22:07
10、比GB5080增加了combined试验方案
结合序贯试验和截尾试验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组合试验方案。非常可靠的样品将被很快判定接收,而且对于那些存在早期失效的样品不会在试验初期就被拒收。不好的方面是,测试时间可能比序贯试验还长。
admin
发表于 2013-12-4 17:05:59
楼主写的好详细。先加红支持,后面再来加分鼓励。
liangzi4131
发表于 2013-12-5 09:00:51
难得一见的原创,谢谢分享整个学习的经历和体会。可靠性论坛确实是一个雪中送炭的地方,当为某个标准或资料踏破铁鞋的时候,在这里或许有意外的发现。
楼主学习的细致和严谨的精神值得学习,希望继续更新
可靠性菜鸟
发表于 2013-12-5 13:37:44
iwanto发表于2013-12-410:42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试验前的小插曲
我在学校虽然名义上做可靠性课题,实际上接触的多是材料、电子、测试、工艺等综合...
有没有读书时的可靠性课件啊?
iwanto
发表于 2013-12-5 14:56:35
10、推荐试验的样品数量
如果试验中发现失效,而且可以替换,推荐numberoftestitemsatthebeginningofthetest大于等于1;如果试验中发现失效,且并不替换,推荐numberoftestitemsatthebeginningofthetest大于等于c/r0+1。这里c是acceptablenumberoffailuresduringthetest,r0是testtruncationfailurenumberforsequentialtests(SPRT).
iwanto
发表于 2013-12-5 15:07:34
11、关于失效数的界定
针对实际问题,需要考虑是否某些失效非常关键,一旦发现它们存在,试验立刻终止,尽管此时失效综述并未达到预期的失效数;反过来,如果一些失效对于试验显得无关紧要,那么就不应该认为它们是相关性的失效。
联系到目前正在进行的试验,由于发送指令的控制软件存在abnormality,试验有时会终止,我的考虑是这是否属于相关性的失效,然而客户讲到实际设备运行时发送命令的软件并不是目前这套不成熟的软件,从这方面来讲,可能这种失效属于非相关,不应该计入相关失效数;然而,由于软件造成的试验终止,也使得设备不能保持连贯性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试验过程,这应该怎么算呢?
iwanto
发表于 2013-12-5 15:09:09
gykhl发表于2013-12-414:36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标准看的很多啊向你学习!
我之前对标准也不感兴趣,只是实际做试验才发现GB中很多讲述很费解,所以只好求助于引用的国际标准了。共同学习!:handshake
iwanto
发表于 2013-12-5 15:49:19
12、Sequentialtestprocedure
(1)确定环境条件、试验条件;
(2)定义m0,也即设计的目标MTTF/MTBF值;
(3)选择接收方和使用方风险、鉴别比。(这三个参数值越小,试验越powerful,但代价是时间越长)
(4)注意可接收的测试时间、可拒绝的测试时间。
标准里这条不甚理解:如果观察到的失效数小于设定截止的失效数,而累积试验时间也比设定的拒收试验时间小,那么应该判作拒收。
标准看到这里,作为序贯试验的选择方案,我对比了61124和GB5080.7,发现给定的判断参数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gykhl
发表于 2013-12-5 15:55:13
iwanto发表于2013-12-515:09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之前对标准也不感兴趣,只是实际做试验才发现GB中很多讲述很费解,所以只好求助于引用的国际标准了。共...
你们做什么产品啊还会做GB5080的测试?好像很多军品才会涉及到哦鉴定试验
iwanto
发表于 2013-12-5 16:29:29
13、Fixeddurationtestplans
对于定时定数截尾试验,累积试验时间需要一直被考虑,在下面两种情况:或者预设定的测试时间已经达到,或者预设定的失效数已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