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lan2010
发表于 2009-4-28 15:06:06
原帖由fang0701于2009-4-2812:24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电子膨胀阀用于通断控制寿命比电磁阀能高多少?
呵呵,当初没去比较过,想着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是专用于这种场合的,应该比用一般的电磁阀好。
jialan2010
发表于 2009-4-28 15:10:47
原帖由fang0701于2009-4-2810:16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爱斯佩克的除湿方式决定离不开蒸发压力调节阀,具体设计一句两句说不清。
冷量PID控制中时间比例型应该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由于间断供液膨胀阀无法整定。
呵呵,能说说其他不一样的除湿方式吗?难道不是靠蒸发器来除湿?
禁止掉头
发表于 2009-4-28 16:05:40
原帖由jialan2010于2009-4-2815:10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能说说其他不一样的除湿方式吗?难道不是靠蒸发器来除湿?
能不能讨论一下加湿是用高温蒸汽好还是常温蒸汽好??
jialan2010
发表于 2009-4-28 16:20:28
原帖由lzb4017700于2009-4-2816:05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能不能讨论一下加湿是用高温蒸汽好还是常温蒸汽好??
常温蒸汽好
禁止掉头
发表于 2009-4-28 16:29:33
原帖由jialan2010于2009-4-2816:20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常温蒸汽好
也就是说:摈弃潜水盘加湿,提倡外置锅炉,蒸汽冷却后再进入箱体。这样的形式应该加冷却蒸汽的设施,我觉得成本增加了一点点没有关系;
jialan2010
发表于 2009-4-28 16:38:34
原帖由lzb4017700于2009-4-2816:29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也就是说:摈弃潜水盘加湿,提倡外置锅炉,蒸汽冷却后再进入箱体。这样的形式应该加冷却蒸汽的设施,我觉得成本增加了一点点没有关系;
没必要这么麻烦吧?!蒸汽被冷却了不会凝结吗?直接用个超声波加湿不就完了,只是寿命不会太长。
其实,我也没有做过试验进行对比了,只是个人认为。
禁止掉头
发表于 2009-4-29 09:59:25
原帖由jialan2010于2009-4-2816:38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没必要这么麻烦吧?!蒸汽被冷却了不会凝结吗?直接用个超声波加湿不就完了,只是寿命不会太长。
其实,我也没有做过试验进行对比了,只是个人认为。
应该说热蒸汽冷却后必定有一小部分凝结,需回流有路,还需稍加大加湿功率,个人觉得比热蒸汽直接进入箱体要好。
曾看到【fang0701】言论过:超声波加湿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湿度。何况超声波寿命无奈!
禁止掉头
发表于 2009-4-29 10:12:23
原帖由巨孚仪器吴先生于2009-4-2813:01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膨胀阀与毛细管节流的方式各有利弊。
膨胀阀比较容易控制冷媒充入量以及日后的检查维护,但是,其使用寿命目前仍不甚理想。
毛细管节流,对制冷系统试车岗位要求较高,同时,其管径、长短、根数等等看似简单却极其...
偶赞同彭阀的看法
不赞同对毛管的看法:
毛管对试车岗位要求不高,管径、长短已确定,主要勘验机组制作工程师的手脚,
还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冷媒的供液流动稳定,
巨孚仪器吴先生
发表于 2009-4-29 10:22:32
原帖由lzb4017700于2009-4-2910:12发表http://www.kekaoxing.com/club/images/common/back.gif
偶赞同彭阀的看法
不赞同对毛管的看法:
毛管对试车岗位要求不高,管径、长短已确定,主要勘验机组制作工程师的手脚,
还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冷媒的供液流动稳定,
是的,但是对习惯于用膨胀阀者而言,初期是有些难度的。
fang0701
发表于 2009-4-29 10:49:12
我喜欢毛细管,价廉物美。特别是降温曲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