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空氣放電
請問ESD空氣放電須先離待測物多遠距離擊發,再迅速靠近並碰觸 EN61000-4-2:1995A2:2001的法规...里面提到theroundtipofthedischargeelectrodeshallbeapproachedasfastaspossibletotuchEUT.contact测试指的是针对待测物金属裸露部分直接接触进行测试.
air测试指的是在待测物不与金属直接接触的地方(例如隔了一层塑料),将静电枪直接压在待测物上测试.
规范上将airdischarge写的是,"尽量靠近",但是多靠近算是尽量靠近?所以A厂商以距离1mmB厂商距离10mmC厂商距离3mm.皆因被air误导所致.
静电放电的方式通常可以分为机器装置放电方式(MachineryESDmodel)、家俱放电方式(FurnitureESDmodel)、人体放电方式(PersonnelESDmodel)等三类。简单说明如下:
机器装置放电方式较容易在自动化的控制流程中发生,因在自动化机器中被绝缘之金属元件与绝缘体的摩擦、或是绝缘液体或高压气体等流过摩擦产生的静电,当能量积累到某程度而对邻近形成放电的情形。
家俱放电方式通常发生在金属家俱与绝缘物体的摩擦,如在地毯上或塑料地板拉动家俱,或是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瞬间的摩擦产生静电。
人体放电方式是因人体的动作摩擦产生静电,如我们穿胶鞋在地毯行走时,因摩擦使地毯带正电胶鞋带负电,此时人体脚底会感应而带正电,同时使上半身带负电,若这时候如用手接触半导体电子元件,会导致该元件损坏。
回顾10年来国际间关于耐静电测试的法规,在半导体及电子产业界几乎都已经熟悉美军标准MIL-STD-883.Method3015所定义之人体静电放电方式(ESDHumanBodyModel),且都接受它的测试水平要求。但近年来由国际电工协会(IEC: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所制定的电磁相容基本规范(EMCBasicstandards)中,包含一项静电测试规范IEC61000-4-2受到国际间多数国家的认同,对系统产品之静电耐受(immunity)要求及测试方法定义很完整,目前信息与行动通讯之国际大公司多引用这规范作为成品静电测试的依据。
IEC61000-4-2主要是以模拟人体静电放电方式作为放电测试的基本结构,与MIL-STD883所定义之人体静电放电方式有点相似,最主要差别在于储能的电容值和放电电阻值不同,则放电能量及静电蜂值电流自然会有很大差异。
[本帖最后由yeh于2008-10-2621:08编辑] 有没有IEC61000-4-2和MIL-STD883的资料啊,发个过来参考一下,这样更容易理解!
回复 2# yeh 的帖子
謝謝大大的詳細解說,所以大大的意思,air測試,則不是接觸金屬部位的接觸測試?
那大大請問,為何又要分尖頭與圓頭兩種放電端? 如果外部有缝隙或金属点,就用尖头的接触放电。如果是绝缘体就用圆头距离1cm放电。我就是这样做的, 我们是对于能接触到的或露在外面的金属部分用尖头的,对于其他部分是用圆头(尽量靠近,以不接触到被测物为主准) 规范上将airdischarge写的是,"尽量靠近",但是多靠近算是尽量靠近?所以A厂商以距离1mmB厂商距离10mmC厂商距离3mm.皆因被air误导所致.
还是不理解真正的打法是什么?能否说的透彻一些!!!!
谢了!!! 謝謝各位大大熱烈反應,公司決定本周三花錢到SGS看看認證機構是怎麼測試的.....
有新的資訊再告知各位!!
回复 10# worldtop 的帖子
看来你的钱是白花了,认证试验室也不会给你一个确定的距离标准,他们肯定是告诉你尽量靠近,见到静电火花或啪啪响放电声音就是一次放电成功了,没家的静电枪的蓄能时间不一样的,他们靠近受测设备的距离也就不一样,但是放电火花和声音才是确定距离的最终标准! 今天到SGS測試ESD,原則上SGS會先確認待測物類別,再選用ESD測試level,所以我司資訊電子產品依規定應僅作到level3便可,
但公司規定是level4,且必須完成前項基本要求後,再向上測至25KV.
測試手法,以符合IEC61000-4-2要求:
contacttest:是直接針對人體"可接觸"到的金屬部位以尖頭放電端做ESD放電測試,並做HCP與VCP放電,各測試10次擊發,每次擊發間隔1秒.
airtest:則是對非金屬部位,不可接觸到的金屬部位,接合縫隙等,以圓型放電端做ESD放電測試.手法則是靜電槍提起離待測物約5cm~10cm非直接向著戴測物按壓擊發,再迅速將圓型放電端接觸待測物,並先尋找比較weak的可疑位置,若發現會產生放電的可疑位置,則在於該出以"離待測物約5cm~10cm非直接向著戴測物按壓擊發,再迅速將圓型放電端接觸待測物"測試10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