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程师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个可靠性工程师一定是二战时期德国的火箭专家罗伯特∙卢塞尔(Robert Lusser)。卢塞尔首先是一名飞行员,之后是一名飞机设计师,然后主导了V1火箭设计。

第一个可靠性工程师一定是二战时期德国的火箭专家罗伯特∙卢塞尔(Robert Lusser)。卢塞尔首先是一名飞行员,之后是一名飞机设计师,然后主导了V1火箭设计。1943年,在火箭设计中,考虑了火箭导航装置每个组成单元的成功概率对整个装置成功概率的影响,提出了用来预测系统成功概率的模型,即系统的成功概率等于系统各部件成功概率的乘积,这就是著名的卢塞尔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可靠性工程师的诞生与发展

                           

这个公式中,Ps是系统的成功概率,Pi是系统各组成部件的成功概率,这个定律回答了系统组成单元的成功概率与整个系统的成功概率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可靠性的首次定量化表达,其中的成功概率后来被定义成可靠度。卢塞尔在二战后被掳到美国加入著名的JPL实验室。1952年,卢塞尔给出了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靠性工程师,卢塞尔对可靠性的贡献是奠基性的,以至于有人称其为“可靠性之父”。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可靠性之父”诞生于工业界,预示着可靠性专业的工程属性和工程特色。
1952年,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一个“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组”(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缩写为AGREE),专门负责研究提高武器装备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制定可靠性研究与发展计划。1957年,AGREE发布了题为“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研究报告,提出了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评价的方法与程序,以及关于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和建议。AGREE报告的成果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是正式给出了可靠度的数学表达,即R(t)=Pr(T>t);
二是建立了可靠性指标体系,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率、可靠寿命等;
三是提出在产品设计初期要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
四是要开展可靠性设计,如降额设计、冗余设计、防护设计等等;
五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使用预计手册进行电子产品可靠性预计;
六是在产品设计和生产阶段要进行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七是要控制所选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
八是加强故障信息反馈,改进产品设计,实现可靠性增长。
这八个方面构建了可靠性专业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标志着可靠性专业在工业界的诞生。从此,可靠性工程师们可以独立地使用共有的专门术语进行自己的专业交流。

随着工业界对可靠性的重视,牵引着学术界对可靠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始关注可靠性问题,开展可靠性研究的学者和学生不断增多。在工业界,可靠性工程师的数量和素质也不断提升,在美国甚至诞生了影响广泛的可靠性工程师注册制度。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学术界与工业界这一良性的互动发展既推动了可靠性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也极大地满足了欧、美、日、韩等先进工业化国家对可靠性工程师的职业需求。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工业界和学术界对可靠性越来越重视,我国航空工业界开始普遍设置可靠性工程师的岗位,国内的一些大学开始设立可靠性专业或可靠性研究方向,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1985年起就开始培养可靠性专业高层次人才。进入21世纪,我国工业界的可靠性工程师岗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非军工行业,学术界培养的可靠性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欢迎。

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大趋势,可靠性专业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工科专业,可靠性工程师将成为制造业企业中的金牌职业,设置了可靠性工程师岗位的企业是最有希望率先实现“三个转变”的中国好企业!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将为可靠性学术共同体贡献越来越好的可靠性理论成果与和最佳实践。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手把手教你计算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有实例!

2020-5-9 16:52:08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汽车产品可靠性增长开发指南/汽车可靠性设计的用户定义方法 征求意见稿

2020-5-14 22:40: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