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在装备的研制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元器件,原航天部对某型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元器件上机情况的统计结果是:采购晶体管26. 8万只,筛选淘汰2 0. 1万只,占75%,上机后又更换1103只,可见元器件的质量对装备的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元器件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可靠性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既有元器件采购管理,也有元器件监制管理与验收管理。以下仅讨论元器件的采购管理。
元器件采购管理的要求
1
制定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办法
为保证设计选择的元器件达到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各系统承制单位应对元器件的采购过程加强管理,并按《型号元器件质量和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办法》。
《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办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采购过程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
(2) 元器件采购申请表内容要求;
(3) 采购清单的内容要求;
(4) 签订元器件订购合同的要求;
(5) 对进口元器件采购的要求;
(6) 采购清单内容的审批等。
2
制定元器件采购文件
元器件采购应制定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标准、采购清单和采购合同。采购标准和采购清单可作为采购合同附件。
在型号研制的实样、试样(正样)、定型和批生产等不同阶段,应根据型号的实际情况,由有关部门对元器件技术标准或要求做出具体规定,作为采购元器件的技术依据。在无可适用的技术标准作为元器件采购依据的情况下,应制定元器件采购规范作为采购元器件的技术依据。采购规范应包括元器件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要求;筛选及允许不合格品率(PDA)要求;质量一致性检验要求;到货检验要求;防护、包装和运输要求及元器件相关的文件、数据和资料的要求等。
采购清单是在通过评审的《元器件选择清单》基础上,经采购部门与设计部门充分协商后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供货单位、元器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采用标准、质量等级、是否需要监制和(或)验收、要求进度以及诸如抗辐射、耐盐雾等特殊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