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谈”六性”

班门弄斧谈”六性”


创办公众号十月有余,基本天天都在查找与学习相关资料,在六性知识的瀚海中徜徉的同时,些许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班门弄斧来谈谈六性。


六性是指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测试性,保障性和环境适应性。六性都属于产品的通用质量特性,下面就结合自己所学和工作经验来分别聊聊对六性的理解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实际意义。


一、系统工程观念


系统工程是用于系统设计、实现、技术管理、运行使用和退役的专业学科方法论。系统作为整体所产生的价值来自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又远远超过各组成部分的独立贡献。系统工程是技术决策时查看系统“全貌”的途径,是在确定的使用环境下和规划的系统寿命周期中达到利益相关者性能需求的途径。换句话说,系统工程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方法。


谈到系统工程,就不得不说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费用、品质及进度约束下,为达到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目的和目标所要进行的大量活动的规划、监督和指导。项目管理有两个同样重要的研究领域,即系统工程和项目控制。图1给出这两个领域的关系,可以看出项目管理的这两个研究领域具有重叠的部分。系统工程为重叠部分提供技术层面的输入,而项目控制主要提供规划、费用及进度方面的输入。


班门弄斧谈”六性”

班门弄斧谈”六性”

说明系统工程的相关概念旨在强调开展六性工作应该建立系统工程观念。系统设计、产品实现及技术管理三方面全程参与。以可靠性系统工程为例,产品设计阶段需进行可靠性设计与分析,产品实现过程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工艺可靠性,技术管理上我们建立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FRACAS)。以系统工程观念去开展六性工作,有利于在充分考虑性能、费用、进度和风险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建造和运行使用系统,在效能和费用之间取得特定的平衡。


柴静在《看见》中讲过一个故事,她刚进中央台的时候,陈虻拍出一盒烟问她:这是什么?


柴静回答:“……烟?”


陈虻说:“我把它拿到一个医学家面前,我说请你给我写三千字。他说行,你等着吧,他肯定写尼古丁含量,几支烟的焦油就可以毒死一只小老鼠,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多少倍。还是这盒烟,我把他拿给一个搞美术设计的人,我说,哥们请你写三千字。那哥们会给你写这个设计的颜色,把它的民族化的特点、它的标识写出来。我给你一个经济学家,他告诉你,烟草是国家税收的大户,如果全不吸烟的话,影响经济向哪儿发展。如果我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最后,陈虻问了柴静一句话:“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现在,问一下自己,“我有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谈论一件,该从哪个角度去挖?能否形成系统。同理,我们在管控大型工程,如六性系统工程,是否真正形成了系统,还是管中窥豹?


二、六性是一种手段一个整体


一谈到六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琳琳种种的报告,六性是一组产品固有的质量特性,六性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让产品耐用,好用,实用。换句话讲就是皮实。


谈及可靠性,不是做了可靠性建模,预计,FMECA,加上可靠性试验验证一下,最后进行个评估,我们的可靠性工作就算落实了,而且通过这些手段去发掘产的的设计缺陷,通过各种可靠性设计手段不段提升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或者退而求其次,保证任务可靠性。高可靠度是我们的目标,可靠性设计才是根本的手段。


安全性的标准都是强制标准,安全实为头等大事,一项重大工程若忽视安全性问题,必将导致血的代价。国外的安全性发展,也是以血泪铺路,逐步发展成为一套理论。以史为鉴,我们不得不重视。一个型号,起码一张危险源清单和基本的重大危险防范措施是要有的吧?


班门弄斧谈”六性”


环境适应性,想必举一个例子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二战德军性能优良的坦克,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在面对苏联的严冬,坦克内的机油被完全冻结,因而不能发动,变成一堆废铁。怪谁呢,坦克的环境适应性没做到位呗。你的环境任务剖面缺了一块,那老天是不会额外对你开恩的。


班门弄斧谈”六性”

班门弄斧谈”六性”

维修性和保障性想一起谈,也举一个老师讲的笑话,说某型坦克其逃生舱盖竟用了六种螺栓,需要六种扳手才能打开,当时大兵就傻眼了,心想这没等拆下二个螺栓,估计敌人的第二炮就轰来了吧,还逃啥?故事可能虚构,但讲明一件事,在考虑维修和保障时,重要的参数就是平均修复时间。修复保障要结合实际,尤其是在战场环境,要充分考虑维修保障的便捷性。


测试性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受重视,从ATE到BIT再到PHM,其趋势是向智能,预测与综合诊断的方向发展,测试性设计是否优良,会直接影响产品后期的维护费用和时间。


班门弄斧谈”六性”


六大性,说起来,感觉真的无一不重要,它们是一个整体,都是产品质量的固有特性,我们要切实把质量通用性作为一种手段,去完善我们的设计,优化产品,当做到耐用,好用,实用时,你的产品竞争力就上去了。


三、莫要为了归零而归零


班门弄斧谈”六性”

班门弄斧谈”六性”

归零措施做为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FRACAS)的一环,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发现产品的缺陷,采取纠正措施,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的。发现问题是好事,尤其是在研制初期。


正是基于此目的,我们也才定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项原则。这里面,我想最重要的三条是定位准确,措施有效,举一反三,这是要做到实处的。不然其实这零归了也白归。


现实中,可能就有悖初衷了,由于一些原因,归零首当其冲的想到的是管理层面因素,致使有些归零变成了为了归零而归零,结果实际的问题没找到,也就是第一条,定位就定不准。致使后面的问题继续出现。


另外一个就是举一反三流于形式,往往先想到的是剥离吧,和我没关系最好。其实,举一反三目的是引以为戒,就像我看到关于422的通信的案例,至少不下三例,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也使我萌生后续着重关注此问题,写一篇关于422应用注意事项的文章。


写此节,我实不敢妄加评论,只想说一句莫要为了归零而归零。


四、前瞻的眼光看未来


人的格局如果不够大,你的眼界也是局限的。一群井底之蛙中即使你蹦的再高,还是井大的一片天空,只有蹦出来,才会感知世外之大。


同样,一个企业,一个型号,一个科室的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要以前瞻的眼光看未来。如今技术革新节奏太快,如果一直把眼睛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上,最终我们只会被时代抛弃。


我想我们的大系统工程,必须着眼未来,不断发展,去拥抱新技术。当然采用新技术有风险,我们可以一次采用并验证一项新技术,从一块板卡,一个单机,到一个系统,分步实施。日积月累,我们的技术储备将相当可观。


新技术不仅仅是功能性能,更要与六性相结合。从而打造下一代精品。


班门弄斧谈”六性”

至此,班门弄斧谈六性结束,洋洋洒洒一大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我们的产品更进一层楼,我们的大系统工程能够做的更好,我坚信我们的强国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可靠性设计

PCB是什么?

2018-11-26 0:00:00

可靠性技术可靠性设计

片状电阻硫化失效机理及应用可靠性研究

2018-11-28 9:00: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