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靠性网上线有四个月了,网站发展成现在这样繁荣的景象,离不开众多会员的关注和厚爱,这里再次感谢众多朋友对中国可靠性网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可靠性网正准备筹办第一期网刊,网刊的名字暂定为《可靠性·中国》,网刊立足于网站,所选登的为中国可靠性网的文章、图片或网友投稿的文章。网刊是中国可靠性网的一扇窗口,记载着可靠性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内容主要以实用性可靠性技术文章为主。同时,为了适合可靠性新手,网刊也会包含一些可靠性的基础性东西,作为可靠性网旗帜性刊物,希望能够得到大家喜欢。
《可靠性·中国》创刊需要每个会员的支持。在此,我们对大家的呵护和关爱真诚地表示感谢,并盼望大家给予《可靠性·中国》网刊呵护、关注和扶持。
具体的栏目大概划分为:
一、卷首语:每期网刊的创刊感想,建议或激励性的文章!
二、可靠性学习:可靠性基础性的术语,定义等。
三、论坛高手:中国可靠性论坛的[color=blue]交流讨论贴的引用。
四、技术文章:可靠性行业的技术性文章,或自己的原创文章。
五、网友介绍:中国可靠性网上的网友介绍,由网友撰写,主要内容包括:书写从事可靠性行业的亲身经历,在工作中的可靠性情况,如何与中国可靠性网结缘的,认为可靠性将来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
六、公司推荐:可靠性行业相关的试验设备厂家,认证试验机构,软件厂商等公司的推荐
[size=3][color=blue]长期征文—征文栏目:
[size=3][color=blue]
[quote]
一、卷首语:每期网刊的创刊感想,建议或激励性的文章!
二、可靠性学习:可靠性基础性的术语,定义等。
四、技术文章:可靠性行业的技术性文章推荐,或自己的原创文章。
五、网友介绍:中国可靠性网上的网友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个人介绍,从事可靠性行业的亲身经历,在工作中的可靠性情况,如何与中国可靠性网结缘的,期许或对可靠性将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介绍!
六、公司推荐:可靠性行业相关的试验设备厂家,认证试验机构,软件厂商等公司的推荐—该栏目投稿需先与我们联系后方可!
[color=#333333]
[color=blue]投稿文章可以在本贴跟贴,或者发邮件至:admin#kekaoxing.com(#换成@)[color=#0000ff]主题注明:论坛ID号–网刊征文:详细标题!!
[/quote]
[quote][color=blue]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在本贴回复或PM短信与我,谢谢!!
对于所选用的投稿文章,视文章质量,进行20-50的积分奖励![/quote]
确实好!
可惜金钱不够啊
嗨!我是一个不新不旧的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以前一直在做电子设计工作,最近公司对产品可靠性比较重视(请了一些国内知名企业专家)培训了几次!我们当然主要是可靠性设计技术的培训了!再后来发现我们公司的工艺和测试做的很不好,没有什么基础也没什么人才!没办法,只有从技术部抽调人手了。其实没人愿意去做的(这是真话)。感觉有点无聊,做个试验老长时间,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接触和了解的太少)。我呢,平时项目评审时就习惯给别人挑毛病!哈哈不过我和同事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有时候新来到同事会对我敬而远之!说话有点直。熟悉了就好了。真好手中的项目基本结束!我就成了这个“倒霉蛋”。
经过三番五次的说服(当时我都准备跳槽了),先做做试试吧!对可靠性的东西不是一点不懂,只是形不成系统没有组织!只有上网查询资料了,可是单位研发部的所有机子不准和外网连接!可苦了我了,只能每天晚上回来找了!一不小心就到咱们网站上了!看看我还不太晚,因该在前三百个人中!看起来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可靠性网站,入住了!好可惜,不能长时间在这里跟大侠们学习!在这里真的学到不少专业的东西,让我见识了,专业可靠性管理和技术!说句实话,可靠性分析想搞好比设计都难!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搞可靠性的人为什么值钱的重要原因!
嗨,好了,我还得忙着做我的规划,可靠性技术的研究(还是喜欢和技术沾边的)哈哈……本性难移!那一天我还是做可靠性技术研究了!期待我们的网站越办越红火!我们可靠性人素质和收入越来越高!
谢谢大家!
希望大家共同探讨吧,我推荐一本书:《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与典型案例》,这本书不错,是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就是价格有点高。对于刚接触失效分析人员来说还是有借鉴作用的。
哈哈,欢迎我们这里又出现了一位失效分析的高手哦,请问一下,我想知道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那些资料对我有用呢?
谢谢各位同仁分享资料,我也是刚从事可靠性方面的工作,主要做失效分析,以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
永远支持可靠性!!!!!!!!!!!!!!!!!!
支持!!!!!!!!!!!!!!
[quote]原帖由[i]xyxiang1982715[/i]于2007-7-2412:34发表[url=pid=4649&ptid=868][/url]
我怎么就没发现要投稿的贴子呢?太迟了。[/quote]
不知道您说的是什么意思?您是要投稿吗?那就直接在本主题帖子下面跟帖投稿,或者将稿件发给admin:[email=admin@kekaoxing.com]admin@kekaoxing.com[/email],投稿将有相应的奖励,稿件具体内容见本主题贴1楼,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PM短信联系admin!
如果说是没看到第一期的投稿,可以看看本主题帖的第6#,10#,13#,20#,21#楼!
我怎么就没发现要投稿的贴子呢?太迟了。
欢迎QualMark_sky来到中国可靠性网,我们一起努力.希望以后多多交流!
大家利用這個網絡平臺,一起努力。我是做可靠性實驗設備的。也怎會遇到很多客戶提很多的問題。希望以后大家多交流~!
hukee:
俺的等级不够,能否将你的文件发给小弟以下,谢谢
gabriel.li@auo.com
imm和小楼西风这些MM都来到前台和大家打招呼了啊。:lol有空多聊聊!
[color=Blue]管理员PM我,把自己的介绍发到论坛上来,呵,没写几句,写的也不好,以后还望各位高手指点指点啊!,下面是我在中国可靠性网刊《可靠性.中国》第一期中写的自我介绍!
中国可靠性网网刊要出炉了,看到管理员发出的征集贴,没什么事,就随便写几句介绍一下我自己啦。
我还是在校的学生,准备考北航可靠性的硕士研究生,所以在百度想看看这个专业如何,搜索:可靠性专业,发觉在前面有个中国可靠性网有相关的介绍,一篇文章叫:“详细可靠性专业术语-中国可靠性网”,就点开来看了看。
就这样进入了中国可靠性网,也在论坛的新手区发现同样有女孩子关于想求学可靠性专业这个困惑,这中国可靠性网了解了可靠性的一些基本东西,感觉内容很多,话题都蛮大的,开始也不太清楚吧。就这样随便在网上逛了一下。算是对可靠性有个了解吧。虽然在贴网上有些人对女孩子学可靠性专业不太看好,但是我已经决定去了解一下北航的这个可靠性专业了!
因为我还是一个可靠性未入门的新人,没什么可靠性工作经历可以写,随便大概介绍了一下我目前的情况,嘻嘻,就当作是提早进入这个行业和大家打声招呼吧,希望大家能记得有个可靠性MM,以后会常上中国可靠性网向各位大侠请教的。
2007年7月小楼西风
[color=Blue]应管理员要求,把我的自我介绍发到论坛上来。写的不好,大家勿怪!
另声明一下:可靠性网刊《可靠性.中国》第一期中关于我的介绍那个页面,里面的图片不是我自己,金老大让我提交两张漂亮的照片,我说随便帮我在网上找张就算了吧,想不到找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图片,汗,晕死了,我可没这么PP。:L:L
[b]下面是我的网友介绍投稿正文:[/b]
看到管理员征集网刊文章,我还是一个新手,前几年主要搞些质量管理工作,最近才转到可靠性方面的,投稿可靠性技术类文章还没那个能耐,就写个自我介绍吧。随便写几句,可不要取笑我哦。
经常在网上看这看那的,有一天工作闲着没事,就想看看可靠性网站,在百度搜索可靠性的时候,因为打字习惯用拼音,输入法没转过来,就直接打上了:kekaoxing后来想想,这是可靠性的拼音,看有没有这样的网站呢。就在地址栏上输入[url=www.kekaoxing.com]www.kekaoxing.com[/url],想不到还真有一个可靠性网站,叫中国可靠性网,而且还做的很不错,很专业呢。
仔细在中国可靠性网上查看一些文章,就看看有没有论坛可以打开看,因为一下子没有看到有可靠性论坛的点击进去的链接,就在地址栏上打:[url=www.kekaoxing.com/bbs]www.kekaoxing.com/bbs[/url],一般论坛都是由BBS为文件名的吧,想不到进入后没有打开论坛,只是看到一个引导页面。点击后打开的是:[url=www.kekaoxing.com/club]www.kekaoxing.com/club[/url]。呵呵,不知道管理员为什么不用bbs而用club,我猜可能这样显得更专业一点吧。
进入论坛看了看,好像刚开始贴子和资料并不是很多,后来才知道我那时进去的还是蛮早的呢,经过admin的提醒,查看自己的UID,才发觉自己竟然是第41名会员。这里骄傲一下,过几年后,UID是前300位的应该都是元老会员了吧。^_^
可靠性行业我还算是个新手,很多问题都不明白,所以找到中国可靠性网的时候,就一口气发贴问了好几个问题,比如说MTBF是怎么计算的啊,很快就得到一些网友和版主的回复解答,虽然一时还是不太明白,后来在管理员的帮助下,推荐看了几本书和一些可靠性资料。慢慢的对可靠性也明白了很多了。这里要非常感谢管理员和几个版主的帮助!谢谢你们!!
因为是直接输入kekaoxing.com进入网站的吧,对这个网址很有感觉,后来看到管理员的邮箱是[email=admin@kekaoxing.com]admin@kekaoxing.com[/email]所以就发贴问:”老大,我们可不可以注册kekaoxing.com的邮箱啊?”,很快得到管理员的回复,并开通了以我注册的用户名为前缀的可靠性邮箱。并且教我们如何登陆和在本机客户端邮件的软件设置方法。不过后来是前300名注册用户,或者是积分达到中级会员以上级别,才可以申请开通可靠性邮箱喽!
我自己的从事可靠性经历还没多久,对可靠性也认识不深,就不多说了,期待其它高手写写自己从事可靠性的成长经历或自我介绍,我上面只随便写了几句我是如何怎么样认识中国可靠性网的。现在工作不忙的时候,都会经常上网站和论坛看看,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慢慢向大家学习吧!
中国可靠性网友:Imm
[quote]原帖由[i]robert928[/i]于2007-7-609:56发表[url=pid=3558&ptid=868][/url]
不错!基本框架都出来了!如果要做实施,很多地方要完善,最主要的是人力物力调配、资源的协调!hukee加油!支持你~[/quote]
同意楼上的意见,目前可靠性的框架已经很成熟了,关键是如何去有效的实施可靠性过程和管理的每个细节问题,还需要结合各个公司产品的特征和对可靠性的要求来制定,现在目前看中可靠性的也无非是军品和工品,民品都很少关注了。而对于大部分企业研发中心大多数是针对工品吧。期待可靠性网刊能够多一点和实际企业需要的东西
向中国可靠性网学习一下。
確實值得學習!多謝哂…
:lol泄密一下!网刊就在近两天发布!期待啊!:lol
加油!加油!我们都支持你!
坚定支持可靠性网刊!
不错!基本框架都出来了!如果要做实施,很多地方要完善,最主要的是人力物力调配、资源的协调!hukee加油!支持你~
:lol:lol:lol
[size=3][color=blue][b]可靠性规划书部分摘要如下:[/b]
[size=3][color=blue][b] [/b]
1、目的
建立一套可靠性体系,提高公司产品可靠性指标。
2、适应范围
3、说明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FMEA:失效模式、效应与危害度分析。通过对所设计的系统的各组成单元可能发生的各种失效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的分析,尽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改进设计,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TFA:失效树分析。它是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系统可能造成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等)进行分析,画出逻辑框图(即失效树),从而确定系统失效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及其发生概率,进而计算出系统的失效概率,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失效树分析可以是定行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4、内容
可靠性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可靠性管理和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如图Fig.1。
从Fig.1可知可靠性涉及的面广,为了有效地提高产品可靠性,必须把可靠性工作的主要项目适时地安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内,由于设计阶段对产品的可靠性将起到奠基作用,故在设计过程中,应不断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析,以便及时了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是否有了保证,所采取的各种可靠性设计措施是否有效,有效程度如何,设计中是否还存在薄弱环节和潜在缺陷,产品在今后使用中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障,以及故障一旦发生时,其影响和危害程度如何等等。利用可靠性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如何提高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工作主要是有以下部分:
1.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可靠性设计指标应包含定量的可靠性要求;
(2)可靠性设计应与模块的功能设计相结合,在满足模块性能指标和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模块的可靠性水平;
(3)应针对模块的性能水平、可靠性水平、制造成本、研制周期等相应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平衡设计;
(4)在可靠性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原理。
2.设计前的调研
(1)掌握国内外在可靠性设计方面的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技术;
(2)了解收集同类模块的可靠性现状、常见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
(3)了解用户的特殊使用条件;
(4)了解国内外有关的可靠性标准和法规。
3.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基本程序
(1)确定可靠性设计指标
公司目前的产品只是在产品设计阶段没有把可靠性作为设计要求而已,所以当设计部门接到客户的“设计要求”文件时,要明确客户对可靠性有那些要求。应把可靠性要求的相关指标加入到现有“设计要求”文件中,如:输入电压、负载、高低温环境、低气压环境、电磁干扰、高辐射场、高湿度及盐雾,MBTF等,对指标项目要标明那些是必填项目,那些是选填项目和客户特殊要求一栏。(需要和市场沟通“设计要求”文件的编写)。
(2)制定可靠性设计方案
在可靠性的设计中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使用MIL-HDBK-217note2(已经完成文件初稿的编写)对模块进行可靠性预算,推测产品设计可能达到的可靠性水平,预计的目的不是在于了解在什么时候将发生什么样的失效,而是在于从设计开始就采取措施以防止失效的发生,并用定量的方法评价可靠性设计的效果。同时对每个部件的失效率进行分配,失效率分配是将可靠性指标或预计所能达到的目标值加以分解,分配给元器件和每一个连接点、焊接点,以保证可靠性既定目标得以实现。通过分配,不仅可以层层落实设计指标,还可发现设计的薄弱环节和尚能挖掘的潜力。
由于元器件分配了对应的可靠性要求,同时元器件是构成模块的最小单元,它直接影响电子系统的技术性和可靠性,所以对元件的筛选就提出了要求,在这方面需要建立元器件的降额应用设计(这个文件已经完成初稿,而且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文件)和建立可靠性(器件)数据库方便元件的筛选。
分析研究建立模块失效模式和模型,确定须消除或控制的失效模式,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般使用FMEA或FTA。长期的工作
建立DesignRule文件如:容差设计,环境防护设计,热设计,抗辐射设计,防静电损伤设计,EMC设计等,可使用相关的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如热设计的FLOTHERM,电磁的FLO/EMC等)。长期的工作
(3)可靠性设计方案论证(可与产品设计方案论证同时进行)
预计的数据和样品第一次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以修正设计阶段的一些偏差,为以后的设计进行补偿。
(4)可靠性方案设计评审
评审小组应由设计部主任,项目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可靠性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组成。主要是对总体方案,关键元器件,预计,分配,失效模式,影响及致命度分析进行定性的评定,就是用评审通过与否来评定。
参加者任务
设计部主任主持会议、参加评审、做出裁定。
可靠性师参加评审、整理评审报告。
项目工程师参加评审、介绍研制费用,产品成本。
设计工程师参加评审、汇报设计过程、解答问题。
销售工程师参加评审、反映用户使用意见及要求。
(5)产品设计和试验
(6)样品制作
这部分由相关工程师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跟进确认。
(7)可靠性评价试验设计
由设计部主任,项目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可靠性工程师一起建立试验设计要求和步骤。不同的产品要求是不同的。
(8)可靠性评价试验,通过试验失效分析改进设计,并进行“设计-制作-试验评价-改进设计”的循环实现产品的可靠性增长,直到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指标。
(7)和(8)现在使用最多的就是HALT(HighlyAcceleratedLifeTest)工具进行试验设计和评价(这个文件正在进行编写中)。这个文件将会和已经完成初稿的LCM测试规范文件进行结合,完成对设计阶段可靠性试验测试的评价。主要是要找出可靠性方面的问题,进行根本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
(9)最终可靠性设计评审
评审小组主要对设计修改后的结果,故障分析和改进措施,各项规定的测试和试验结果进行评审。它是对评审内容逐行进行评分,然后得出评审总得分,再根据总得分的高低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被评为优、良的产品给予通过,准予定型;被评为中的产品,应对某些单项分较低的项目做出改进之后给予通过并准予定型;而对被评为差的产品评审未被通过,不予定型。不管被评定哪一个等级,凡评审中提出必须改进的问题,设计师均应认真对待,提出措施限期改进。
以上就是产品在设计阶段的可靠性程序。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提高工程师设计的水平,建立评审的机制对设计工程师的设计进行评定。
可靠性是个工程和管理的结合,不是可靠性工程师就能解决的问题。
在设计阶段(第2步)如果能达到很高的可靠性水平,这是比较理想的,但是这个步骤建立的时间长,同时对工程师的设计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这也是最省钱的时候。目前公司的情况是建立一套测试文件(第8步),主要是在样品出来的时候进行评定用,同时也让工程师明白自己产品设计的问题在那,可使用相关的工具逐步的改进自己的设计,提高设计水平,逐步达到第2步的阶段。在工程师提供的样品测试,需要提交测试报告。
下步,要建立一个故障表(failurelist)把相关的历史上自己测试和客户反映的问题进行记录,这个表是不断补充的,这也是为第2步建立FMEA数据库打基础,同时也是对测试项目的增减提供依据。这个表格的建立需要销售工程师对客户反映的问题反馈回设计部门,同时对反馈回的信息要详细和清楚。设计工程师也要对问题的发生和解决,提供相关的报告。
为元件建立可靠性的数据库,元件数据的来源1,是自己测定,这个耗时耗力,设备的投入也大,数据真实可靠。2,由器件供应商提供,这比较简便,但是需要相关的工程师作这步,同时对数据的可信度也没有第一步高。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也是第2步为器件的失效率的分配和降额筛选要做的工作。
如果完成以上部分的工作也就只是完成设计的问题,但是产品要通过生产部门才能制造出来,所以在生产部门也需要他们能不断的进行生产上的修正,以使生产的产品符合设计样品要求。公司有比较健壮的质量部门,这个部分可以由他们控制,但是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反馈设计部门,以使设计和生产能协调工作,防止产品停留在实验室产品的阶段。
可靠性文档的建立时间不需要多长时间,因为可靠性工程师只能建立起框架,文档内容的填充和完善就是个长期的工作,这是需要相关工程师来完成的工作,这将打破现有工程师的工作习惯,是否能使表格或文档内容不出现空洞或执行不了的情况,这就不是可靠性工程师能解决的问题。产品可靠性提高就是一个公司设计水平和生产控制水平的提高。产品到了一定的水平,公司也就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可靠性不是可靠性工程师的事,是全公司人的事。
终于有可靠性网站要出网刊了,非常的支持!
希望网刊早点和大家见面!
非常的感谢WOW的支持。
中国可靠性网是大家的交流平台,无论你是可靠性的新手,在校学生,或者是可靠性行业的大侠,让我们都来说说,都来分享一下,自己和可靠性的一些经历吧。
大家好,我是中国可靠性网上的WOW,非常的高兴,我们可靠性界即将推出第一期的网刊《可靠性.中国》,看到可靠性论坛上的征文,还有robert928的介绍,也就随便写几句关于我自己吧。
想起来,在社会上也混了几年了,下面介绍一下是怎么跑到可靠性这个行业的吧.02年毕业后来到一家电子产品类的小公司做事,主要也就是一些电性能的测试,对着规格书,还有前人留下来的测试规范,没日没夜的测了一段时间,后来新招聘来的一个主管,经他的介绍,才知道我当时测试的一些东东,原来叫应力测试,最早也没有看到那个降额标准《GJBZ3593_元器件降额准则》,也不知道公司是从哪个同行那里抄来的,比如一些电压啊,电流,还有热之类的应力,通过测试和那个规则进行比较,不合格的反馈给开发的设计人员。记得大部份都是0.8的降额吧.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反正就拿着用就是了.
后来我们老大,也就是那个新招来的主管,去参加了一次赛宝的可靠性培训,两天之后回到公司,给我们大概介绍了一下,他去参加的是什么东东,把一些资料发给我们几个人看了看,看完那些资料,才知道原来还有可靠性这个行业,那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当时还记得还是死记下可靠性的定义的呢,呵呵,就三个规定,一句话总结.把我们老大参加培训拷回来的资料仔细看了三天,有了一个大概的映象,经过几个同事的要求,由我们主管给我们培训一下可靠性,下午下完班后,晚上来培训的,部门里面的人不多,随便围坐在电脑面前对着资料就开讲了.
后来,根据公司的发展,买了一些环境试验箱,振动跌落试验议等一些设备,仔细的啃了几天那些操作手册,也参考了一些同行的做法,环境试验就这样开工了.没日没夜的又这样干了一段时间.就这样对可靠性的一个整体框架架有了一些了解,由于公司的发展限制,可靠性所涉及面比较窄,就跑到别的公司去搞可靠性,这几年来,公司也换了几家,自已也参加过几次公司外派的可靠性培训,像什么ESS,FMEA,HALT,降额,预计等也逐渐的接触到,就这样弄了几年.
平常比较喜欢上网,各方面的杂七杂八都会看看,当然可靠性网站也经常上,主要是想到个人基础比较浅吧,在线上可以看看同行是怎么开展可靠性工作的,都做些什么,有好的资料下下来仔细的学习,这样,在可靠性网上混了几年,通过在线上的学习交流,个人收获也非常大.也认识了一些同行朋友,后来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以前的cliffcrag办了一个中国可靠性网,以前在线上就知道cliffcrag对可靠性很有研究,自己整理了很多实用的可靠性资料,从他身上学会了不少东东,所以,就迫不急待的上网看看中国可靠性网是什么模样,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朋友当时也没告诉我具体是什么网站,只是说网址是[url]www.可靠性的拼音.com[/url],因为自己对拼音特感冒,就在网上敲入:[url]www.kekaoxin.com[/url]结果怎么也进不了,打电话再问朋友,还被他取笑了好一会.原来网址是[url=www.kekaoxing.com]www.kekaoxing.com[/url]少输入了一个g却进不了.
进入网站之后,确实让我儿目一新,中国可靠性网的主站上面多是资讯类的文章,而且分类也非常不错,版面很简洁,导航也非常清楚.进入论坛后,看了一些朋友交流得很开心,自己也就马上注册了一个ID:wow.注册完没多久,就得到版主的欢迎短信,非常的感动,和大家也交流了一段时间,慢慢的每天一打开电脑,就会打开中国可靠性网,现在都把它设为主页了,
在中国可靠性网的过程中,也和admin(金老大)进行了一些短信交流,QQ也聊过几次,每次的讨论都能感受到他的热情,但是admin确实是太忙了,网站的程序,美工,管理,维护,升级据说都是他一个弄出来的.这里还是和大家说说,尽可能的少打扰他,如果有问题就在论坛里面提出来可能还更好.当然有能力的朋友,对网络,可靠性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就去应聘版主吧,非常看好中国可靠性网的前途,相信你成为中国可靠性网的版主,会是你的一种骄傲的!
关于对可靠性的理解,因为文采不太好,也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搞可靠性的好处,还有可靠性的前景,这里引用cliffcrag整理的一篇关于[b]研究可靠性的意义[/b]的文章吧:
对于产品来说,可靠性问题和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非常迫切.
1)提高产品可靠性,可以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灾难性的事故发生.86年1月28日,美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由于1个密封圈失效,起飞76S后爆炸,其中7名宇航员丧生,造成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92年我国发射”澳星号”时由于一个小小零件的故障,发射失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
2)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使产品总的费用降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首先要增加费用,如选用好的元器件,研制部分冗余功能的电路及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实验,这些都需要经费。然而,产品可靠性的提高使得维修费及停机检查损失费大大减小,使总费用降低。
3)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减少停机时间,提高产品可用率,一台设备可顶几台用,可以发挥几倍的效益。美国GE公司经过分析认为,对于发电、冶金、矿山、运输等连续作业的设备,即使可靠性提高1%,成本提高10%也是合算的。
4)对于公司来讲,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改善公司信誉,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align=right]2007年7月wow于深圳!
[/align]
[quote]原帖由[i]wow[/i]于2007-7-510:21发表[url=pid=3508&ptid=868][/url]
robert928兄写的很好啊,想不到还有我的ID啊。惭愧!!!
看来我也应该写些什么了,在中国可靠性网刊第一期中留下我的大名(嘻,admin语)[/quote]
9494!快点写写!蛮想拜读你的大作~~~
robert928兄写的很好啊,想不到还有我的ID啊。惭愧!!!
看来我也应该写些什么了,在中国可靠性网刊第一期中留下我的大名(嘻,admin语)
支持,想看看可靠性网刊是个怎么样的了,呵呵,有点迫不及待了。
[align=center](征文)我与中国可靠性网[/align]
[align=center][b]初识中国可靠性网及论坛[/b][/align]
中国可靠性网刊创刊,老金(admin)要我写写对可靠性工作的认识。我感到非常荣幸,又十分难受。很荣幸能在第一期与大家分享我短暂的可靠性历程,谈到对可靠性工作的认识,实在感到汗颜,我接触可靠性不是很长,许多理论知识都比较欠缺,实在没什么好谈的。那就谈谈我与中国可靠性网吧!
我现在在质量部门工作,主要负责产品测试。去年年底,经理就说要搞产品可靠性,可是可靠性是个什么玩意,大家都是一头雾水,说不出所以然。到了今年年初,公司制定了新的年度计划,部门依据计划制定了自身的工作计划,在这个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产品可靠性测试工作,这就是我接触可靠性的原因。(J明确说起初接触可靠性是被逼的J)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一季度结束,才发现由于解决前期遗留问题,可靠性工作根本没有开展。到了二季度中旬,前期遗留工作的基本结束,这才正式接触可靠性。刚刚接触可靠性,还真不知道怎么搞,于是先找了一些GB来看看,看着看着就发觉这些GB都只是些指导性文件,具体怎么搞还是没讲清楚,于是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去网上找找资料,寻求帮助。首先在[url=http://www.baidu.com]www.baidu.com[/url]上输入“[url=http://www.baidu.com/baidu?word=%BF%C9%BF%BF%D0%D4&tn]可靠性[/url]”,前面两条都是新闻和广告,第三条就是中国可靠性网,注册个号,溜了进去,哇塞,发现了新大陆,好多好多以前都没看到过、没听到过东东都蹦了出来:ESS、FMEA、HALT……,才发现自己对这方面无知到什么程度。
[align=center][b]我与老金(admin)[/b][/align]
刚进论坛,象所有小虾米一样,基本上是冲着那些免费资源来的,看着看着,就看到了loveIT的帖子:[url=http://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301-1-1.html]搞可靠性的人都怎么了?[/url]看着那些评论,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于是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条评论,几分钟后就看到了admin的回复,在回复中,他鼓励我多多交流,多多学习,当时蛮感动。恰好手头有在学可靠性前收集的不少GB,于是战战兢兢的将这些GB发到了标准区,不久就看到admin的回复,把我的附件全删了,原来是GB重复了,在回复里admin还教我怎么使用论坛的一些功能。(本人属于论坛级菜鸟,o(∩_∩)o…哈哈!)
后来随着对论坛功能了解的增强,就开始了到所有版块的淘金活动。在淘金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了软件可靠性板块的部分帖子和评论,恰好我从1月份到5月份都在测试上位机软件,有点体会,于是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写在上面跟帖,可能是部分拙语得到了admin兄的认可,不一会就收到了admin兄的邀请:做软件可靠性的版主。当时的感觉是很吃惊,我和他说我对这东西还是刚刚接触,不太懂,恐怕另你失望,我可以帮你打打下手,打打杂工,做个副版主(笑!我不知道没有正副版主之分)。在老金的鼓励下,我就这样超载上岗了,成了一位专业能力比较欠缺的版主。
在成为版主之初,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录中国可靠性论坛。在论坛里,偶尔发送一些资料,得到了一些同仁的赞赏,感到很欣慰。在淘金的同时,自己获得了很多资源,现在正在努力消化这些“美食”。有一天,我看到老金给我发的论坛短信,要我近两天内管理下论坛,他生病了。后来在我的追问下才知道他开了两个帐号(admin、cliffcrag)来管理论坛,为了保证在线时间,得了热感冒。当时那个心情简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难怪这两个帐号经常在线,时刻解决会员的问题,(前几天还得知那场热感冒好了之后,他又感冒了一场)。大家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多余的赞扬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align=center][b]我与中国可靠性网[/b][/align]在论坛里,碰到了不少热心人,除了老金,还有hukee,fanweipin,也认识了不少同仁:christina_pc,horngjaan,,zhangwen,chinaxiayu。有些可能没打过招呼或者没有说过话,但是我都记得:losec77、wow、sunjj、jim_zhong、Molly.Tian。
随着对自己的版块管理时间的增长,以及对其他相关可靠性论坛的了解,发现论坛就好像浴盆曲线,快要到了低谷期——恒定故障期(呵呵,不知道这样形容是否准确),于是在6.月23日给老金发出了改版的建议,建议立即得到了老金的赞同。25日一上论坛就发现论坛功能有点改变,增加了最新发表的主题、最新回复的主题、论坛最热的主题三个颇具人性化的功能,上午把改版意见发给了老金,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关于论坛的电子刊物的事。(*^__^*)嘻嘻……没想到第二天老金就把网刊的封面设计发给我了,汗!效率也太高了!
[align=center][b]对论坛的感想[/b][/align]万事盛极必衰,没有永恒的生命,一个论坛也逃离不了这个生命定律,以前一些可靠性的老网站就是一个例子,中国可靠性网目前正步入青年时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延长其寿命,让其在正确的引导下茁壮成长。其实当初老金就跟我谈到过建这个论坛的初衷: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大家在这个平台里畅所欲言,共同学习探讨,在此领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自己的事业、梦想努力奋斗,为了中国可靠性事业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所以从事这一领域或者涉足这一领域的同仁,请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您的微小付出,就是论坛发展的动力。
[align=center][b]对于可靠性的感想[/b][/align]可靠性的重要性在此就不赘述了。我想讲的是可靠性的美好未来。在国外,非常重视可靠性工作,而我国由于起步比较晚,这一领域相对来说,人才比较匮乏,这就给诸位提供了一个机遇,所以当你抓住这个机遇,你就是强者。
诚然,目前中国可靠性事业还处在萌芽发展期,这一时期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大家不能象论坛贴子上说的那样消极,而应积极去面对这一领域的新挑战、新机遇。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都会成为这一领域的大虾!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可靠性的一些陋见!
[align=right]
2007年7月4日
[color=red]声明:未经[url=http://www.kekaoxing.com/]中国可靠性网[/url]许可,请勿转载![/align][align=right]
[color=red]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支持我们自己的刊物![/align]
支持,,关注中,,,
呵呵,还是建议大家在本贴跟贴。
希望大家踊跃投稿,如果没有合适的文章,
可以进行在“网友介绍”栏目中介绍自己,期待中国可靠性网刊的第一期中有你的大名!
我:'(,沙发被WOW抢了!:lol呵呵!期待网刊的早日发布!呵呵!
大家踊跃投稿!把admin的邮箱挤爆!挤爆的我请客!o(∩_∩)o…哈哈!!:lol
支持中国可靠性网创刊,期许《可靠性·中国》的隆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