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传统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快速发展,机器人在各制造、服务行业已逐渐处于关键性的支撑地位。机器人的高可靠性运行亦成为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然而国内机器人由于可靠性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与国际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难以满足我国制造、服务业的需求与期望,可靠性问题已成为当前提升机器人应用的重要技术关注点。
目前四部委关于《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简称:指南)的建设内容中,明确要加强我国机器人可靠性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和快速提升企业产品可靠性水平。为落实该项工作,国家机器人标准总体组开始启动可靠性标准的研究工作,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深圳市壮壮优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相关标准研究。为保证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组建机器人可靠性系列标准起草工作组,研究并起草标准草案,待草案编制成熟将上报国标委立项、最终形成国家标准并探索标准的国际化之路。
机器人可靠性系列标准起草工作组的职责和工作包括:
a)开展机器人软硬件的可靠性指标体系研究,用于评价机器人的可靠性,为机器人的需方、供方、第三方评价提供统一的可靠性指标;
b)开展机器人的设计可靠性、制造可靠性、使用可靠性的分解管控流程,建立机器人可靠性工作的管理框架,形成多维度的企业可靠性提升途径;
c) 经由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讨论并推荐,起草工作组主要研究的标准包括:
1) 机器人可靠性 第 1 部分:通用导则;
2) 机器人可靠性 第 2 部分:可靠性指标体系;
3) 机器人可靠性 第 3 部分:软件测试方法;
4) 机器人可靠性 第 4 部分:可靠性评估方法;
5) 机器人可靠性 第 5 部分:控制部件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法;
6) 机器人可靠性 第 6 部分:电子零部件生产商质量能力要求;
7) 机器人可靠性 第 7 部分:电子零部件物料选型评价规范;
8) 机器人可靠性 第 8 部分:控制器生产可靠性评估方法。
为充分汇集可靠性领域的专家和行业需求,现向机器人各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单位、高校、行业组织征集技术专家作为机器人可靠性领域标准研究专家组成员,基本要求为:
1) 有3年以上从事机器人相关产品可靠性研发、测试、质量管理等工作经验;
2) 在生产、使用、科研、教学和检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机器人相关产品可靠性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
3) 热衷机器人相关产品的可靠性工作,能积极参加工作组活动。
请于 2018 年 8 月12 日前将申请表(附件 1)反馈到联系人邮箱。
附件1、2下载方式:
1.点击,进入百度网盘页面下载;
2.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索取。
联系人员:廖老师
联系邮箱:liaohb@seari.com.cn
联系电话: 021-62574990-384
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
附件2 机器人企业可靠性现状调查问卷
受访专家: 所在公司(单位):
① 受访人工作从事类型
□ 机器人可靠性设计 □ 机器人可靠性试验测试
□ 机器人企业可靠性标准制定 □ 其他:
② 机器人研制过程中已开展的主要可靠性项目有
□ 确定可靠性指标(MTBF、返修率,……) □ 可靠性分配
□ 可靠性建模预计 □ 元器件优选控制 □ 降额设计
□ 热设计和分析 □振动设计和分析 □ 容差分析
□ EMC设计分析 □ FMEA □ FTA
□ 有限元分析 □ 耐久性分析 □ 环境应力筛选
□ HALT □ HASS □ 寿命试验
□ 可靠性鉴定(验收)试验 □ 可靠性评审
□ 其他:
③ 机器人研制过程中可靠性工作辅助使用的软件工具
可靠性分析软件:□CARMES;□Isograph;□Reliasoft;□其他
热仿真分析软件:□Flotherm;□Fluent;□FloEFD;□其他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ABAQUS;□其他
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其他
□ 其他:
④ 机器人各模块的现场故障频次排序(由高到低)
A.传感器 B.控制系统
C.伺服电机驱动器 D.机构(含零部件)
E.接口线缆 F.电池
⑤ 受访人所关注的可靠性问题有
□ 机器人可靠性试验条件的制定困惑
□ 机器人可靠性试验结果的量化评估
□ 机器人现场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
□ 机器人可靠性管理流程困惑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