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在研发阶段,怎么确定环境测试的样本数量? 可靠性技术 新手提问 12年6月21日 编辑 yangqing-230 取消关注 关注 私信 在研发阶段测试时,测试样本的数量是OK的,但是产品量产一段时间后,产品出问题了,老板认为我们在研发阶段的样本数量选择太少了,那该怎么确定研发阶段的样本数量? 相关文章:可靠度的计算--题目是求600小时可靠度,但是为什么计算时是从1000h计算呢?系统可靠度的计算!看成怎样的模型,怎样的计算方法?故障概率的推导--刚刚开始学习,基础太弱实在无法推导,希望哪位朋友可以给出详细的推导步骤。谢谢!可靠性分配的计算题–刚开始学习,请指导下计算的方法,十分感谢!半导体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ragi lv4lv4 12年6月26日 确实,如果产品设计都出了问题,那抽样就失去意义了哦,ORT的检测的目的主要为了防止供应商来料异常,或是制程造成的不良,但是出现功能问题,那就不是抽样所能解决的,如果样品增多,而没有抽到不良品,那这是掩耳盗铃,所以让你们老板改变观念吧
于新昌 lv3lv3 12年6月25日 出问题后是否认真的反思过,到底是研发问题,还是生产工艺问题,还是原材料问题。通过简单的增加样品数量能发现问题吗?是不是可靠性增长试验做的不够啊!抽检数量应该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batistutaliqian lv4lv4 12年6月24日 个人觉得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再充分的样本也不可能完全暴露后期量产‘试用中出现的问题。 研发重点在与暴露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说的极端点,一台样机都可以了 要充分暴露问题就做强化试验,失效分析,DPA~~
yangqing-230A lv3lv3 12年6月23日 [b]回复[url=pid=105604&ptid=12587]5#[/url][i]filtratedgun[/i][/b] 现在我们这里的现实很悲催啊,每当量产出现设计研发的问题,大老板问的第一个就是为什么DQA没有测试到(Designqualityassuance,我在这个部门工作,测试验证部门),搞的我们也很郁闷。
filtratedgun lv4lv4 12年6月22日 [i=s]本帖最后由filtratedgun于2012-6-2214:11编辑[/i] 研发阶段玩什么统计,关注physicsoffailure才是王道。 量产后直接查出不良也能怪到研发上啊?有没有做productionvalidation啊
Jack315 lv5lv5 12年6月22日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设计入手: -DesignForSixSigma -(High)AcclerateLifeTest -ReliabilityGrowth ... 如果已经有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那么就可以知道对元器件的要求并进行管控了。 另外,LZ可参考下这本书(4F): [url]tid=6932&highlight=%BF%C9%BF%BF%D0%D4%B9%A4%B3%CC%CA%FD%D1%A7[/url] 短期可要求做个5台环测,属于忽悠性质的,因为估计也说明不了什么。
yangqing-230A lv3lv3 12年6月22日 [b]回复[url=pid=105595&ptid=12587]2#[/url][i]Jack315[/i][/b] 高低温测试(测试过程中伴着电源的ON/OFF以及拉偏测试):两台; 这个样本数量其实是我们的客户给我们的。 量产了3W台出现了50几台的不良(产品断电后不能上电,初步分析后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设计裕度不够,二是每批次的料有问题)。 现在需要有理论依据,证明我们增加多少样本数量是可以的? PS.我们的产品是液晶电视。液晶电视在研发阶段涉及到成本问题,所以样本数量也不敢提太多。
Jack315 lv5lv5 12年6月22日 LZ能否描述下环测要求和方案?样品数多少? 如: 样品数-5 温湿度循环。。。要求环测后产品工作正常。 又: 量产多少时间后,出了什么问题? 。。。 LZ老板貌似行家,问他/她下样本数量多少合适?然后照做就行了。
学习学习
存在LZ同样的困惑。研发过程质量与成本难以平衡,但是问题发现的责任确实在我们这里。
求解
确实,如果产品设计都出了问题,那抽样就失去意义了哦,ORT的检测的目的主要为了防止供应商来料异常,或是制程造成的不良,但是出现功能问题,那就不是抽样所能解决的,如果样品增多,而没有抽到不良品,那这是掩耳盗铃,所以让你们老板改变观念吧
是你们大老板不懂行。
是你们大老板不懂行。
谢谢各位,受教了。
抽样多少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出问题后是否认真的反思过,到底是研发问题,还是生产工艺问题,还是原材料问题。通过简单的增加样品数量能发现问题吗?是不是可靠性增长试验做的不够啊!抽检数量应该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个人觉得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再充分的样本也不可能完全暴露后期量产‘试用中出现的问题。
研发重点在与暴露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说的极端点,一台样机都可以了
要充分暴露问题就做强化试验,失效分析,DPA~~
[b]回复[url=pid=105604&ptid=12587]5#[/url][i]filtratedgun[/i][/b]
现在我们这里的现实很悲催啊,每当量产出现设计研发的问题,大老板问的第一个就是为什么DQA没有测试到(Designqualityassuance,我在这个部门工作,测试验证部门),搞的我们也很郁闷。
[i=s]本帖最后由filtratedgun于2012-6-2214:11编辑[/i]
研发阶段玩什么统计,关注physicsoffailure才是王道。
量产后直接查出不良也能怪到研发上啊?有没有做productionvalidation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设计入手:
-DesignForSixSigma
-(High)AcclerateLifeTest
-ReliabilityGrowth
...
如果已经有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那么就可以知道对元器件的要求并进行管控了。
另外,LZ可参考下这本书(4F):
[url]tid=6932&highlight=%BF%C9%BF%BF%D0%D4%B9%A4%B3%CC%CA%FD%D1%A7[/url]
短期可要求做个5台环测,属于忽悠性质的,因为估计也说明不了什么。
[b]回复[url=pid=105595&ptid=12587]2#[/url][i]Jack315[/i][/b]
高低温测试(测试过程中伴着电源的ON/OFF以及拉偏测试):两台;
这个样本数量其实是我们的客户给我们的。
量产了3W台出现了50几台的不良(产品断电后不能上电,初步分析后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设计裕度不够,二是每批次的料有问题)。
现在需要有理论依据,证明我们增加多少样本数量是可以的?
PS.我们的产品是液晶电视。液晶电视在研发阶段涉及到成本问题,所以样本数量也不敢提太多。
LZ能否描述下环测要求和方案?样品数多少?
如:
样品数-5
温湿度循环。。。要求环测后产品工作正常。
又:
量产多少时间后,出了什么问题?
。。。
LZ老板貌似行家,问他/她下样本数量多少合适?然后照做就行了。